首页

青云女王高跟鞋马眼

时间:2025-05-24 21:10:39 作者:建设银行成功落地首单15年超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浏览量:31259

  ◎本报记者 何 亮 刘园园

  “算上今年,‘新污染物治理’已经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”日前,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,“尽管新污染物听起来是一个笼统的新事物,但是这个‘新’不是新旧之新,英文译为‘emerging’,意味着这种污染物是正在出现的、动态变化的。”

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,新污染物包括任何合成的或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,它们在环境中通常不被监测或管理,具有已知或可疑的对生态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。江桂斌表示,年轻人喜欢穿的冲锋衣、钟爱的化妆品、使用的电子产品都含有新污染物。“在不知不觉中接触、会持久性留存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系统危害不易察觉等,这些特质构成了新污染物的共性特征。”

  这种“隐形的污染”,正在成为污染防治的新目标。江桂斌告诉记者,新污染物治理的关键点是“新”、难点也是“新”。“因为‘新’,存在监测方法跟不上、污染底数不明确、环境过程不清楚、环境危害不掌握、常规防治方法不起作用等问题。”

  目前,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几大类:持久性有机污染物、内分泌干扰物、抗生素等。2023年,生态环境部联合11部门发布了5种需要管控的新污染物清单,但这只是“冰山一角”。

  现阶段,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是亟待破解的难题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在调研中发现,一些微颗粒、微塑料甚至可以通过母亲的血液输送到胎儿的胎盘上,但是其发生机理与对健康的影响仍待科学研究给出答案。

  在江桂斌看来,新污染物快速识别方法短缺、理论基础薄弱,导致科学界对大多数新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不明晰,新污染物治理的高效净化技术匮乏。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才也认为,新污染物治理需要新理论、新方法及新范式,应进一步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相关基础研究,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提供科学理论和数据支撑。

  “现在,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,将其与环境科学加强交叉融合,可大大促进新污染物防控与风险预警的理论发展、技术升级。”江桂斌建议,加快推进有关“新污染物治理科技专项”的设立,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术应用,发展新污染物防控与风险预警理论技术体系,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的技术支撑。

  此外,我国面临新污染物和传统污染物污染并存的突出问题,不能将老问题和新问题分割开来。江桂斌表示,应加快开发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技术,并加强技术推广应用,结合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,提高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效率,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。

  从整体来看,治理新污染物还需在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上发力。李景虹建议,要完善新污染物治理控制技术和管理体系,重视人才队伍建设,尽快形成新污染物治理的人才梯队,推动跨区域联防联控和全域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建设。(来源:科技日报) 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四国顶级焰火燃放队伍浏阳河畔巅峰对决

左云县官方表示,下一步,该县将加大重点农业项目培育和政策技术帮扶等服务力度,引导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大户发展马铃薯产业,推动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,走出一条“特色产业+科技支持+强村富民”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促进乡村振兴。(完)

“鑫之所享 颐养人生”国寿鑫颐宝两全保险正式上线

北京时间2023年12月5日7时33分,谷神星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,将搭载的天雁16星、星池一号A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

朱凤莲说,两岸直接通航,极大便利了两岸民众往来,为增进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去年以来,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我们顺应台湾同胞要和平、要发展、要交流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,积极推动两岸空中、海上直航和“小三通”复航。两岸空中客运直航航班、运量虽较疫情期间有所增长,但因航点有限,总体上两岸往来仍有较大不便,两岸海上客运直航至今也尚未复航。

上交所对宁波灵均实施暂停交易措施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

济南2月21日电 (沙见龙 杜欣怡)“我们将围绕‘高效办成一件事’合力攻坚,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创新提升,着力解决好企业民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全方位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”21日,山东省政府召开“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”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,省政府副秘书长、办公厅主任孙起生在现场表示。

国防部:日本不要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

全国政协委员齐扎拉、王传喜、方传龙、赵晓燕、柳芳、钱学明、李浩、韩民春、何寄华、孙洁和基层代表陈利众发言。大家认为,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、建设、管护,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。要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,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,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。要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,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,改善医疗服务供给质量。要优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和教育、养老等服务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